你好,欢迎访问达普芯片交易网!|  电话:010-82614113

达普芯片交易网 > 新闻资讯 > 预测分析

OLED有望成中国企业的机会

发布时间:2008-01-11阅读:896

尽管国外企业已先期将OLED电视推向市场,但OLED仍处于萌芽阶段,未来产业竞争谁将称雄仍是未知数。在OLED领域,国外企业没有遥遥领先之时,中国企业及时跟进,并在技术成熟时迅速形成产业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近日,长虹发布公告称,投资3.6亿元与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虹视公司,正式进军OLE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产业。OLED是继CRT、LCD、PDP之后的新兴平面显示技术。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当下,我国彩电企业在液晶和等离子市场方面的竞争由于受到上游屏的限制,不时陷入被动。而OLED电视还处于萌芽时期,长虹现在巨资投入尽管存在风险,但对这一新兴技术进行提前储备,可能预示着在OLED电视时代,国内厂商有望与国外厂商匹敌,取得主导权。

  OLED电视应用揭开序幕

  2007年11月,全球首台OLED电视上市了,比业界早先预期的时间提前了两年,这意味着之前已应用于MP4、手机等小型屏幕的OLED,揭开了对抗LCD和PDP电视的序幕。

  其实,液晶成熟的技术和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已经对佳能支持的SED技术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如何迅速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也成为横亘在OLED电视面前的一个巨大的壁垒。全球首台OLED电视,索尼XEL-1为11英寸,但其售价高达20万日元(约合1.33万元人民币),这样的高价位要进入普通家庭尚需时日。

  尽管如此,整个2007年,全球范围内还是刮起了一股“OLED电视”的风潮。各大主流厂商纷纷推出OLED发展规划及原型产品,一派繁荣兴旺、百家争鸣的热闹气象。其中,表现突出的是索尼、三星和精工爱普生三家企业。

  在大屏幕化方面,索尼、三星和精工爱普生目前的实际差距并不大,索尼2007年11月下旬发布首台超薄OLED电视,厚度为3毫米。三星于 2001年开始推行OLED开发计划,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1月开发了14.1英寸和21英寸面板,日前又推出40英寸面板。爱普生最早拉开OLED大屏幕应用的序幕,2004年5月18日爱普生发布了世界最大的40英寸Oled显示器模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全恩表示:“由于在实现大屏幕产业化、实现全彩色、制造工艺、驱动IC技术、寿命、材料等还存在着诸多问题,OLED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大批量的生产,取代LCD电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LCD、PDP时代受制上游

  OLED电视相对于成熟的LCD电视和PDP电视,仍处于萌芽阶段。在未来OLED产业激烈的竞争中,谁将称雄,仍需拭目以待。因此,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在国外企业没有遥遥领先的时候,是一个机会,而迎头赶上,也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没有掌握上游屏资源,在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时代,混乱、微利的梦魇困扰着中国彩电企业。从2006年开始,在国外企业的价格攻势面前,中国彩电企业不太可能发动大规模价格战。“中国彩电企业在液晶和等离子电视方面的竞争,由于受到上游屏的限制,不时陷入被动。”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战嘉瑾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要彻底改变被动局面,唯一的出路是从产业链的下游向上游挺进,掌握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中国企业已强烈意识到向产业链上游核心技术进发的必要性。于是近一两年来,我们看到,长虹、海信、TCL等已经开始了在液晶电视或等离子电视方面挺进上游的步伐。

  挺进OLED未雨绸缪

  中国光学光电行业协会液晶专业分会原秘书长刘培政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OLED在10年内不太可能形成产业优势。彩电企业挺进液晶或等离子产业的上游,只能算作“盲羊补牢”的做法,但在OLED电视方面,如果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则是未雨绸缪、蓄势长远的做法。

  长虹是中国企业最积极投身平板上游的企业,之前已经宣布投资60亿元建设中国内地第一条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从而使长虹可以彻底摆脱等离子面板100%进口的局面,并真正与国际市场同步。而近日长虹计划投资3.6亿元成立了“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虹视公司”)。新公司的主要业务即是OLED及其模组、头戴式显示器及移动式显示器、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热点排行

在线人工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010-82614113

客服在线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